他們夫妻倆剩下的共同話題,就只有小康了。
如果小康沒有問題,他們就不會再溝通。
所以小康一定要有問題,否則,家,就變成一個空殼子……
.
小康告訴我:「爸爸在家裡是不說話的。」
他也說:「媽媽在家裡是不講理的。」
出於某種原因,爸爸慢慢地變成了家庭的局外人;
在媽媽心中,爸爸的冷漠無形中釀就了大量的焦慮。
媽媽愈焦慮,爸爸就愈冷漠,夫妻關係便愈加疏離。
擁有疏離夫妻關係的媽媽們,
通常會把全副注意力放在下一代孩子的養育上。
「媽媽角色」戲分愈多,「太太角色」的需求愈少。
小康別無選擇地變成了一定要滿足媽媽所有期待的乖孩子,
即使媽媽有些要求是無理的。
漸漸地,
小康成了被捲入破裂婚姻的代罪羔羊,
心中累積了許多的不滿。
小康在學校表現偏差行為、注意力不集中、頻頻滋事;
在家裡,他也開始緊閉雙唇,不想與母親多說什麼。
在一個家庭系統中,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是所有成員參與促成的。
每一個成員的「參與」或「不參與」都會導致某一種結果。
因此,在小康的家庭系統中,小康不應該單方面受到指責。
每個家庭成員都有某種程度上的責任。
問題的出現不是要「誰受責備」,而是要為失調的事情,
重新調整互動、鞏固關係,才能進而迎接下一次的家庭挑戰。
一個成熟的家庭不會太在乎對與錯的層次問題,
而是在乎、覺察那錯的過程裡,哪些成員受傷了,
哪些成員需要被愛、被尊重、被信任!
愛才是唯一出路!
.
以上文字摘錄自《#允許自己選擇愛》
作者:馮以量
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
各位朋友,早安:
上面這一段摘文並不完整,因為篇幅的關係,我只摘取了部分的文字。要看比較完整的治療過程與脈絡,還是要回到書裡面來看會比較好。
但這一段,我希望各位朋友理解代罪羔羊的概念,也就是在家庭系統出狀況的過程中,弱勢的孩子常常會是受害方。就這整本書來說,也非常值得對家庭治療有興趣的朋友,買來研讀,裡面的案例都具有相當的代表性。
這段摘文有些概念,我猜能打中不少版面上朋友的心。我真心感謝作者與出版社的努力,讓我們有了更深刻的覺察,也許能稍稍停止我們在無意識中,對家庭成員的傷害。
祝願您,能超越對錯,看見家庭中彼此的真實感受!
.
ps.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sychologist.Hung/videos/199597741921842
.
以上文字摘錄自
《#允許自己選擇愛》
博客來:https://reurl.cc/Gdm0mp
金石堂:https://reurl.cc/v5qNql
誠品:https://reurl.cc/e9EYmM
讀冊:https://reurl.cc/NXrepn
&全台各大書店販售中
@寶瓶文化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quariusfans/
冯以量
.
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:是犧牲,還是責任?是妥協,還是平衡?放下對母愛的執著,恢復你的生命彈性,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
博客來:https://bit.ly/2vhVD9s
讀書花園:https://bit.ly/2GEA9dH
誠品:https://bit.ly/2W4E3Sq
金石堂:https://bit.ly/2vhQ6jh